目錄

秋、冬將至,小心季節性情緒失調悄悄上身
什麼是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簡稱SAD)
季節性情緒失調是一種因季節變化而引發的抑鬱症。根據醫學研究,這種症狀多見於秋冬兩季,主要原因是光線照射不足,導致體內生物鐘失調及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進而引起情緒低落。隨著季節變換,這些症狀會逐漸消退。每個人對季節的適應能力不同,並不一定僅在秋冬季節發作。
季節性情緒失調有什麼症狀?
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低落現象,具體症狀因人而異,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情緒低落:由於體內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降低,可能感到情緒低落、焦慮,並且自信心下降。
★ 疲勞和嗜睡:日照不足會導致褪黑激素分泌過多,從而引發過度嗜睡和疲勞的現象,感覺越睡越累。
★ 食欲改變:通常會食欲增加,特別喜歡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 社交能力下降:社交意願減退,會避免參加人多的場合或社交活動。
★ 注意力難以集中:心情低落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並降低工作或學習的穩定性、準確性和速度。
這些都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普遍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並影響到日常生活,應考慮是否患有抑鬱症。無論是SAD還是抑鬱症,及早進行治療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提高生活質量。
睡眠有助於情緒多巴胺的產生:薰衣草!治療失眠的最佳VIP !除臭又驅蚊伴你夏天一夜好眠/晚上睡不著?失眠怎麼辦?營養師挑選助睡保健品6大要點!
季節性情緒失調(SAD)會不會轉變成憂鬱症
季節性情緒失調(SAD)和憂鬱症確實存在相似之處,但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其持續時間和影響程度。SAD通常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自行消失,而憂鬱症則是一種持久性的情緒障礙,對個人的日常生活有長期且嚴重的干擾。
然而,SAD在其發作期間或結束後如果情緒問題仍持續存在,有可能發展為憂鬱症。因此,在SAD期間,應特別關注自身或周圍人的情緒和壓力調節,以防止情況惡化。及早進行適當的情緒管理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SAD轉變為更為嚴重的憂鬱症。
哪些族群比較容易得到季節性情緒失調(SAD)?
季節性情緒失調 (SAD) 的發生受地理位置、基因、和外在環境的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 地理位置:位於極地附近的國家,例如:挪威、冰島、和丹麥,由於冬季夜晚時間長達20小時以上,SAD 的發病率更高。
● 年齡:此症狀在年輕人和中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
● 性別:情緒較為敏感的人更易患上SAD,因此女性的比例相對較高。
● 個人或家族遺傳史:如果家族中有成員曾患過 SAD 或其他情緒障礙疾病,那麼後代基因中可能攜帶相關的潛在因子。
● 季節性作息:夏季和冬季早晨可接觸到的陽光量不同,長期缺乏陽光照射會增加患上SAD的風險。特別是習慣於早起運動的人群需特別注意。
改善季節性情緒失調很簡單
適度地保持心情愉快和正常作息可以有效預防 SAD(季節性情緒失調),並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改善:
生活習慣改善:
1. 多曬太陽:盡量在白天吸收足夠的陽光,即使在冬天也要做好防曬措施。日光有助於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這對穩定情緒非常重要。
2. 多運動: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助於提升情緒和減少壓力。
3. 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穩定情緒。維生素D缺乏與憂鬱症狀相關,而Omega-3脂肪酸對腦部健康有重要影響。
4. 增加社交互動:適當的社交活動可以防止與社會脫節,減輕孤獨感。不僅是與朋友互動,與家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也能幫助緩解SAD的症狀。
物理治療改善:
1. 光療燈:使用專業的光療燈可以模擬自然光,特別是早晨的光線,有助於改善日照不足的問題。光療已被證明對於SAD有顯著的療效。
2. 心理諮詢:進行認知行為療法(CBT),可以幫助患者認識並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從而改善情緒。
3. 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使用抗憂鬱藥物來調整和管理SAD的症狀。這需要專業醫師的診斷和處方,不可自行服用非處方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