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補鐵!為何大家都在吃甘胺酸亞鐵?功效、時機一次了解~


甘胺酸亞鐵
鐵質不足會導致血紅素無法充分輸送氧氣,從而降低全身器官的活動力。 (圖片來源:Freepik)

安全性與吸收率極佳的甘胺酸亞鐵

人體的運作需要紅血球來協助輸送氧氣,而紅血球的產生則需要攝取足夠的鐵分子。然而,許多人因為飲食習慣限制,例如:不吃肝臟、牛肉、豬肉或是素食者,難以獲得足夠的鐵質。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通過保健品來補充鐵質。市面上有多種補鐵保健品,但其中鐵的種類和吸收率各不相同,尤其是女性缺鐵的比例遠高於男性,因此在挑選補充品時需要仔細挑選成分。

甘胺酸亞鐵是目前許多保健品中常用的成分,由甘胺酸和亞鐵兩種分子組成。甘胺酸能保護鐵分子不被胃酸破壞,使鐵能夠被人體吸收的機率率高達90%,比其它的鐵高出3.7至9倍。此外,甘胺酸亞鐵的副作用(如腸胃不適、便秘)也比傳統鐵劑來得小。


手無寸鐵?這些症狀代表你缺鐵了!

(圖片來源:Freepik)

根據調查,台灣每6人中就有1人缺鐵,其主要原因多是由於現代精緻飲食導致鐵質攝取不足,或是飲用過多手搖「茶」,影響了身體對鐵的吸收。如果你有這兩種飲食習慣,你的身體可能難以吸收足夠的鐵質。

頭暈疲倦、心悸、掉髮、記憶力/認知力下降 (體內氧氣供應不足的症狀)

→鐵=紅血球,紅血球不足=氧氣流不動全身,沒氧氣就沒力氣~

臉色蒼白

→紅血球多臉色就紅潤,反之皮膚白就是缺鐵或貧血,可透過牙齦、嘴唇、下眼皮看出來,年幼時如果缺鐵缺太久長大後膚色就容易發黃

Ps.缺鐵性貧血好發於2歲以下、10歲以上的女童,兩者都處於快速成長期,因此需要大量的鐵質。

由於男性沒有月經,除了本身有地中海性貧血外,很少會有缺鐵的情況,如果出現貧血症狀就很有可能是胃部疾病造成的,記得要趕快去詢問醫師。

延伸閱讀:膚色像變色龍?一下黃一下綠甚至還發黑,教你如何吃才能白裡透紅!


補鐵要趁熱~你有吃對嗎?

(圖片來源:Freepik)

鐵分成兩種「動物性的血質鐵」「植物性的非血質鐵」動物性的血質鐵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例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以及豬血、鴨血、肝類等食物,植物性的非血質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例如:蔬菜、穀類、堅果,但是容易受到飲食中其他成分的影響,因此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盡量選擇血質鐵去吃,而素食者補充鐵質時可以非血質鐵+維生素C搭配,以提高鐵的吸收。

肉類中鐵質較多的食物

豬血、鴨血、豬肝

蔬菜中鐵質多的食物

紅毛苔、紫菜、髮菜

PS:鈣和鐵的吸收通道是相同的,所以錯開食用時間,在吸收率上來講會比較好。


鐵要吃多少?本身貧血的人可以補充嗎?

並不是補充的越多越好,15~51歲以上男性建議美日10毫克,女性建議每日15毫克,10歲以下的幼兒建議不超過10毫克,而懷孕、哺乳中的婦女則補充到40~45毫克。導致貧血的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就是缺鐵導致的貧血,有些人是先天性的貧血,有些人則是單純缺乏某些營養素才導致貧血。

先天地中海型貧血請不要再額外攝取鐵質

先天性的地中海型貧血是由於基因的問題導致紅血球製造不足,而患者本身的鐵質可能是足夠的,所以再額外攝取只會過量,反而會導致其他問題產生。

先天海洋性貧血請不要再額外攝取鐵質

海洋性貧血是由父母遺傳的疾病,分為兩種——甲型(α型)_海洋性貧血與乙型(β型)海洋型貧血。海洋性貧血的治療方法與種類及嚴重程度有關。若是嚴重的海洋性貧血,可能會用定期輸血、並進行鐵蜇合治療及補充葉酸。鐵螯合治療可以使用去鐵胺地拉羅司。有時也可能會進行骨髓移植。因此這類患者切勿自行補充鐵質,請尋求醫生的幫助,盲目地自行補充只會給心血管及肝器官增加負擔,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肝硬化。


挑選補鐵保健品的建議

▲ 盡量挑選「含血基質鐵」

▲ 選「膠囊型」減少不必要的化合物,攝取和保護原料功效不被胃酸影響

▲ 有添加B群、維生素C、葉酸成分的可以更好的增加鐵質吸收利用率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