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直接當作零嘴食用的「堅果杏仁」(Almond)是「扁桃樹」的種子,真正的名稱其實是「扁桃仁」,現今最主要的產地為美國。堅果杏仁體積較杏核仁長,外型呈水滴型,外皮是褐色、內部則接近白色。
目錄
🥜 健康小知識|杏仁為什麼值得每天吃?
為什麼說杏仁是「零食界的黃金堅果」?
杏仁不僅是美味的零食,更是營養密度極高的食物。相比其他堅果,它的熱量相對適中,但富含蛋白質、健康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與維生素E。這些營養素不只飽足感強,還能幫助維持體重管理。
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大量杏仁(約 85 克),可以提升體內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 E),對血管健康有潛在好處。
📌點擊觀看👉杏仁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血管功能的影響
低調卻營養爆棚的超級食物
雖然杏仁不像奇亞籽、藜麥那樣被熱烈討論,但它絕對是默默守護健康的超級食物。
一把杏仁可以提供:
- 維生素E:強效抗氧化,保護細胞
- 鎂:放鬆神經、穩定血壓
- 優質蛋白質:幫助肌肉修復
-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維持飽足感

🥜 杏仁的 5 大健康益處
🧬 幫助降低壞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你知道嗎?每天吃一小把杏仁,就能幫助你的心臟更健康!
根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連續6週每天吃約 20 公克杏仁,壞膽固醇(LDL)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會明顯下降。
✅ 換句話說,杏仁就像是你心血管的小保鏢,幫助血管更乾淨、降低心臟病風險。
⚡ 穩定血糖、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想要血糖不要忽高忽低?杏仁很適合!
因為它的升糖指數(GI值)超低,再加上健康的油脂,能讓血糖上升速度變得比較溫和。
《Metabolism》期刊的一項研究還發現,每天吃杏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跟胰島素反應都有在統計上顯著改善。
✅ 如果你常常下午突然覺得很餓或很累,試試用杏仁當下午茶,穩血糖、也更有精神。
🦴 提供優質鈣質、維持骨骼健康
想要骨頭強壯,除了喝牛奶,其實還可以吃杏仁!
杏仁是少數富含鈣質的植物性食物,還有鎂跟磷,都是骨骼建材。
對乳糖不耐症的人來說,杏仁奶也是超棒的補鈣選擇,不怕喝了拉肚子。
✅ 把杏仁當零食,或早餐加進燕麥片,不知不覺就補到「骨本」了。
🧠 幫助腦部專注與記憶
想要腦袋靈光、專注力更好?杏仁可以幫忙!
它的維生素E和好油脂能保護腦細胞不被自由基攻擊,減少腦部「生鏽」。
有研究發現,常吃堅果(例如地中海飲食裡有堅果成分)的人,其腦部年齡增長和記憶力衰退的速度,比那些很少吃堅果的人慢;也有實驗指出,老人每天吃混合堅果約 60 克左右,經過幾個月後,語言記憶測驗會有明顯改善。
✅ 下次讀書、開會前來一把杏仁,可能比咖啡更能幫你專心喔!
📌延伸閱讀👉健忘到懷疑人生?銀杏的6大功效,3分鐘帶你快速了解!
📌點擊觀看👉堅果可改善腦血管功能和記憶力
🌱 抗氧化、延緩老化
杏仁是小小的抗氧化能量包。裡面的多酚和維生素E能對抗自由基,就像是幫細胞擦防鏽油。
長期吃的人,血液裡的抗氧化指標比較高,代表身體更能抵抗慢性發炎,也比較不容易加速老化。
✅ 想要皮膚好、精神看起來更年輕?把杏仁加進你的日常飲食就對了!

⚠️注意已下族群小心食用
❌孕婦可適量食用:
網上盛傳杏仁具有毒性,容易造成滑胎,建議懷孕婦女勿食用,以免中毒。但食品級的甜杏仁毒性低,孕婦可適量食用,只要一天食用量控制在5克以下,就不需擔心。
❌幼兒勿食:
小孩咀嚼功能不完善,所以不建議5歲以下孩子吃杏仁等堅果類。
❌不能吃太多:
苦杏仁經溫火炒制後,去掉外皮,減了苦味,但在用量上要加以控制,苦杏仁每天以不多於8~10粒為宜;甜杏仁則可當作零食,每天不超過30粒便可。
❌實熱體質、陰虛咳嗽者不宜:
杏仁屬於溫熱性的食物,如果本身已是實熱體質者,建議勿食;陰虛咳嗽者,亦屬體內火旺,因此盡量避免食用。
❌須注意加工產品:
市面上許多加工杏仁產品,為增加色香味,會使用香精、色素、添加過多的糖等,購買時須注意,避免攝取太多添加物。
🍽️ 怎麼吃最好?杏仁的實用吃法
- 直接當零食:生吃或烤杏仁都可,注意別吃太鹹。
- 搭配優格或燕麥片:增添口感與飽足感。
- 加入沙拉、烘焙:營養與口感兼顧。
- 杏仁醬抹吐司或加奶昔:好吸收、方便食用。
🔸 小提醒:建議每日攝取量約20公克(約一小把),避免攝取過多造成熱量過剩。
✅ 總結:從今天起,每天一把杏仁,守護健康!
杏仁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日常健康投資。 它方便攜帶、料理多元,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出門都能輕鬆補充營養。 把杏仁加入每日飲食,讓你的心血管、腦袋和骨骼都更強壯!

📌 你知道嗎?
- 杏仁其實是杏桃的「種子」而不是堅果
- 每天一把杏仁可提供約50%的維生素E,對皮膚與免疫力超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