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氣溫漸低,愛用超熱的水洗澡,你應該要注意這幾件事!
隨著季節進入秋季,雨水增多,夜晚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用熱水洗澡。尤其是怕冷的人,進入浴室後常會將水溫調得很高,讓皮膚感覺到冒煙的溫度。雖然這樣的熱水澡確實很舒適,但你需要了解其中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泡澡與淋浴的比較
泡澡的優點:
1. 增進血液循環:熱水能使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2. 消除水腫:泡澡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少水腫。
3. 放鬆心情和肌肉:溫暖的水溫能夠放鬆緊繃的肌肉和神經,有助於減壓。
泡澡的缺點:
1. 耗水:泡澡相比淋浴需要更多的水。
2. 耗時:泡澡所需的時間通常比淋浴長。
儘管泡澡有許多好處,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日本的統計,每年有兩萬人因洗澡而發生意外,雖然大多數是高齡者,但也有年輕人的案例。因此,專家建議泡澡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留意溫差:避免溫度變化過大。
● 避免獨自泡澡:尤其是老人和身體不適者。
● 水位不可高於心臟:以防止心臟負擔過重。
● 泡澡前先淋浴2分鐘:讓身體適應水溫。
淋浴的優點:
1. 省時:相比泡澡,淋浴能節省更多的時間。
2. 省水:淋浴所需的水量較少。
3. 刺激穴道:蓮蓬頭的水流可以刺激身體的穴道,有提神作用。
淋浴的缺點:
● 無明顯缺點
蓮蓬頭的水流有按摩和刮痧的效果,有助於身體更舒適地進入睡眠。許多人喜歡在睡前淋浴作為助眠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睡前一個半小時進行淋浴,這樣可以讓體溫慢慢降下來,達到最佳的睡眠溫度。剛洗完澡體溫高,精神也會更好,反而不容易入睡。所以,不要在睡覺前一刻才洗澡。
洗完澡是保養的最好時機千萬別錯過:毛孔大不大取決於你的生活習慣!毛孔粗大的人最愛做這幾件事
不論洗冷水熱水在洗澡前要知道的小撇步
洗澡無論是用冷水還是熱水,都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以確保安全和健康:
1. 提前補充水分:
● 洗澡前飲用1至2杯水(約150至300毫升),以預防脫水。
● 若要泡澡,則建議飲用3杯水。
2. 循序漸進:
● 開始沖洗時,應先從四肢開始,再慢慢沖洗身體和頭部,這樣可以避免因溫差過大引起血管收縮或堵塞。
3. 避免特定情況:
● 頭痛或發燒時,不宜泡澡,以免加重症狀。
● 空腹、剛吃飽或飲酒後不宜泡澡,以避免不適或突發狀況。
4. 防滑措施:
● 在浴室出入口處放置吸水的腳踏墊,防止滑倒,特別是在泡澡後,地面濕滑更易引發意外。
這些建議是根據多種洗澡相關的突發事件統整而來,即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面臨風險。獨居者尤其需要注意,以防突發狀況無人及時幫助。
洗燙水影響皮膚還影響生育功能?!
洗完熱水澡後皮膚發癢,是由於熱水將皮膚表層的保護性油脂和角質細胞沖掉,導致乾燥和瘙癢,尤其對於有皮膚疾病的患者更為明顯。醫師建議,洗澡水溫應保持在36至38度之間,以感覺到微溫為宜,洗澡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以減少乾癢的發生。長期使用過燙的熱水洗澡,不僅會引起皮膚瘙癢,還會因水分流失加速肌膚老化。此外,研究顯示男性若長期使用燙水洗澡,可能會影響生育功能,因為高溫會損害精子的活力。
洗澡時會唱歌的人健康加倍?
由於浴室空間狹小且磁磚不吸音,唱歌在這樣的環境中會產生共鳴,使聲音聽起來比平常更好聽。澳洲一項研究顯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在洗澡時唱歌。唱歌時會分泌大量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皮質醇、催產素和內啡肽,這些物質有助於減輕焦慮、穩定心律、減少孤獨感,甚至具有止痛作用。因此,洗澡時唱歌不僅能讓臉部肌肉活動、促進大腦刺激,還能有效掃除一整天的壓力和憂鬱情緒。不過,請注意控制時間,避免因過於投入而增加水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