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開口唱歌就放倒全場?音癡自己聽不出來嗎?
音癡是指那些「音準不敏感的人類」,即在音高辨別和控制上有困難的人。當大腦接收到外部聲音後,會將其與記憶中的音高進行比對。如果兩者音高不同,大腦會發出修正指令,使聲音調整至正確的音高。日本學者將這種機制稱為「內反饋」。當內反饋功能失靈時,人就會唱出走音的歌曲。音癡的人在唱歌時,通常覺得自己唱的音準無誤,但在事後聆聽錄音時,能夠察覺到音準的差異。
空氣會影響聽到的聲音
空氣也是影響耳朵辨別音高的因素之一。當聲音通過空氣傳播並與內耳骨頭產生共振時,頻率會有所改變,這會影響我們對音高的判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和錄音中的聲音不完全相同甚至差異很大的原因。
如何訓練音感
造成走音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聽覺不佳和唱功不足,其中最關鍵的是音感欠佳。自我練習可以從大量聆聽音樂開始,培養對音高和音程的敏感度。接著,練習聽自己唱的每一句,逐步提高自我辨識能力。如果仍然無法改進,建議尋求專業指導。不要氣餒,音感是可以透過訓練培養的。即使有些人學了多年樂器仍然覺得自己是音癡,只要持之以恆,大多數人都能逐步改善音準。
真正的五音不全是因為「旋律辦識障礙症」(失音症)
即使嚴重的走音也能通過後天訓練加以改善,但極少數人因腦部缺陷無法正確感知音調。這類大腦疾病可能是先天遺傳或後天創傷引起,使得患者無法記住歌曲的旋律,即使聽數百次也無法記住。先天性的發育不全至今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然而,少數案例顯示患者本人唱得非常好、音也準確,但他們無法自己辨識。即使五音不全,也可以享受唱歌的樂趣,但在公開表演時可能需要接受別人的反應。
淺談絕對音感,如神一般的天賦
絕對音感如同天才般的技能,能夠精確辨識每個音符並將其正確分類。歷史上的許多音樂偉人都具備此能力,據說在現代的專業音樂領域中,僅有20%的人擁有絕對音感。這項技能使得擁有者在學習音樂上具有顯著優勢,但也帶來了一些不便。由於他們對音符的敏銳度極高,每當聽音樂時,他們會無法集中於其他事情,因為每個音符都如同有人在旁邊不停地說話般干擾他們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