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這樣吃竟會造成荷爾蒙失調?!應該要這樣搭配才均衡


素食
純素者可能會有維生素B12和部分胺基酸不足的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只吃素真的比較健康嗎?先來了解各種素食者的種類

1. 純素食者:完全拒絕所有動物相關產品,包括奶製品和蛋製品。

2. 奶素食者:食用奶類製品,但不食用蛋類製品、五辛蔬菜(如蔥、蒜、韭菜、洋蔥和薤)和肉類製品。

3. 蛋素食者:食用蛋類製品,但不食用奶類製品、五辛蔬菜和肉類製品。

4. 蛋奶素食者:食用蛋類和奶類製品,但不食用五辛蔬菜和肉類製品。

5. 五辛素食者:食用五辛蔬菜,但不食用蛋、奶和肉類製品。

6. 鍋邊素:可以接受與肉類一起烹調,但只食用蔬菜,不食用肉。

7. 白肉素食者:以素食為主,偶爾食用魚和雞肉,不食用紅肉。

特別素食種類:

海鮮素食者:不食用陸上生物,但食用海中生物。

方便素食者:主要吃素,但在不方便或無素菜可食時會吃肉。

不同宗教和文化對素食的定義各異,有些甚至包括禁止食用昆蟲農產品(如蜂蜜)。如果不是胎裡素,後天改為素食需要極大的心力和毅力。素食者需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以避免維生素B12和某些必需胺基酸的攝取不足等問題。了解素食的不同種類和選擇,對於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如果吃素的你有便秘困擾(內有素食可食產品):便秘怎麼辦?排便順暢很簡單!【2023最新】十款酵素推薦!


吃素就要吃原型食物,多數素食產品其實不太健康

我們常見的素雞、素肉大多是由豆類製成,為了模擬真肉的口感和味道,這些製品通常會添加大量的油脂、調味料和添加物。這不僅會讓熱量飆升,還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選擇烹調方式時需要特別謹慎,像糖醋、紅燒、油炸、勾芡等方式應該盡量避免,因為即使換成素料,當中的糖、味精和醬油含量依然不少。偶爾解解饞是可以的,但不宜經常食用。

此外,許多人會將皇帝豆、蓮藕、南瓜、地瓜、芋頭和玉米等作為主食,誤以為這些食材因纖維豐富而有益健康。然而,這些食材實際上含有大量澱粉,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導致脂肪堆積和血糖升高。因此,均衡飲食,合理搭配各類食材,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未來新潮流!營養價值高且熱量低的植物肉和未來肉

隨著飲食文化的演變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許多國家的素食人口逐漸增加。全素食者可以選擇使用豆類製成的「純素肉」或五穀小麥製成的「未來肉」。這兩種植物肉在原料上有所不同,但共同特點是高植物蛋白、低熱量和低油脂,對於減重人士來說是理想的食材。不過,對豆類過敏的人需要特別注意。

植物肉與真肉的差異

優點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更少的飽和脂肪

-無膽固醇

-豐富的膳食纖維

缺點:

-植物性鐵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可能導致鐵質不足

-鈉含量較高,為了模仿真肉的味道,通常會添加更多的鹽分

關於吃素和吃肉誰更健康,目前並沒有定論。健康與否取決於整體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素食食品是以油炸方式製作,長期攝取可能導致攝取過多的油脂。因此,素食者應該注重飲食均衡,而不是僅僅關注吃菜。掌握合理的飲食結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吃素也要看體質

吃素固然有益健康,但身體需要全面的營養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雖然蔬菜富含維生素和植物纖維,但某些特定的營養素仍需額外補充。如果你屬於以下幾類人,特別要注意素食期間的營養補充:

1. 經常脹氣

2. 有骨質疏鬆遺傳史

3. 時常精神不濟、虛弱

4. 皮膚看起來黯淡無光

5. 天生體質虛冷

6. 體重增加


    吃素缺乏的完全蛋白怎麼補?

    1. 藜麥:富含所有必需胺基酸和高品質蛋白質。

    2. 毛豆:是良好的植物蛋白來源,含有多種胺基酸。

    3. 開心果: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健康脂肪。

    4. 奇亞籽:包含大量的蛋白質和Omega-3脂肪酸。

    5. 蕎麥:高蛋白質食物,含有多種胺基酸。

    6. 大麻籽: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胺基酸。

      這些食物不僅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還能滿足人體對胺基酸的需求。即使不吃肉,只要選擇適當的食物並根據日常生活進行變化,也能獲得充足的營養,保持健康。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