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痛好不了,久坐族要預防坐骨神經痛外還要注意的臀部「??」的流失

屁股痛

屁股痛
適當的散步和快走有助於維持臀部肌肉,預防梨狀肌症候群和坐骨神經痛的發生。(圖片來源:Ferrpik)

屁股痛要注意!現在連屁股都會生病!!

長時間久坐10小時以上,可能導致「死臀症」,也稱為梨狀肌症候群。這種情況下,臀部肌肉逐漸失去與大腦的連接,進而失去其原有的功能。這會引發多種退化性關節疾病,例如:肌肉沾黏、緊繃、加速磨損以及慢性發炎等問題。因此,如果出現以下狀況,你的臀部可能正在退化,需要特別注意。

梨狀肌症侯群的症狀:

1. 起身困難:從椅子上站起來時,大腿前側會感到酸痛。

2. 運動後痠痛:走路、跑步或爬樓梯後,大腿前側會變得極度痠痛。

3. 蹲下困難:避免蹲下的動作,因為蹲下後可能會站不起來。

4. 步伐沉重:走路時步伐沉重,因為腿部無法正常抬起。

一般會由局部注射藥物或震波的方式來治療即可,如果影響肢體運動時就會進行手術治療,希望看過這篇文章後你能認知到即使是屁股也是很重要且需要保養的部位,工作時一般情況下,梨狀肌症候群可以通過局部注射藥物或震波治療來緩解症狀。如果症狀嚴重影響肢體運動,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臀部的保養和運動。例如:工作時可以利用倒水或上廁所的空檔,多多活動臀部,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

久坐影響全身,小心肚子越來越大!:小腹好突出?!4種小肚子的形成原因和改善方法


如何檢測你的屁股肌肉是否無力

檢測方法非常簡單。單腳站立,將另一隻腳抬到側面,當抬高超過45度時無法保持平衡,就表示你的臀部肌肉已有一定程度的疲勞累積。

臀部肌肉下垂&無力的原因

1. 缺乏行走及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平時的站立、行走、爬樓梯等日常活動都會運用到臀大肌。經常坐車、很少走路的人,臀大肌會僵硬得更快。走路姿勢不正確,例如:駝背或過度挺直,也會加速臀大肌的老化。

2. 運動不足

缺乏運動會導致臀部脂肪增加、肌肉鬆弛,進而下垂。不運動的人應該進行一些伸展操,以預防身體功能的衰退。

3. 翹腳

翹腳會使骨盆歪斜,這會破壞肌肉運用時的平衡,導致臀部形狀變形。

4. 坐姿不良

某些坐姿特別容易造成骨盆位移,例如:只靠背部貼著椅背,腰椎部分呈中空狀態,近乎滑下來的姿勢。長期如此會使骨盆前傾、產生骨刺、壓迫循環系統,增加腰背疲勞感,導致臀部變形、失去圓潤感,變成扁平。

通過這些方法和觀察,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臀部肌肉的健康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鍛鍊和矯正措施來保持臀部的健康和美觀。


鍛鍊屁股有這些好處

增加穿衣時尚度

擁有翹臀可以有效修飾身材,使身體線條更為明顯,並且讓腿部顯得更修長。翹臀對於提升穿衣品味有顯著效果,有研究指出,翹臀對於異性有更大的吸引力,但這並非所有人都喜歡翹臀,個人喜好不同。

改善體態

臀部鍛鍊可以調整骨盆位置,與臀部和腿部形成良好關係。練出堅實的臀部可以改善走路姿勢,預防X形腿及其他不良影響,進而使體態更加優雅。

改善腰酸背痛

強壯的臀部有助於下身健康,臀部與骨盆是重要的循環樞紐,經常鍛鍊臀部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水腫,並減輕腰部壓力。對於有腰背和脊椎問題的人,臀部訓練尤其重要,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

男性與女性的鍛鍊需求

許多女性為了改善身材而進行臀部鍛鍊,但男性也有同樣的需求。豐滿的翹臀不僅讓褲子更合身,也能提升個人魅力。因此,無論男女,為了擁有健康和吸引力的身材,都應該積極進行臀部鍛鍊。


從走路姿勢看臀肌力

步伐大小和腳跟提起的幅度也是判斷臀部肌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步伐太小:

步伐過小意味著腳底活動不完整,即便長時間走路運動也無法有效鍛鍊臀大肌和臀中肌,可能引發膝關節疼痛問題。建議走路時增加腳後擺的距離,提升髖部活動幅度,以促進臀肌的運用。

腳跟後擺位置:

當臀部肌肉無力時,腳跟會向斜方後甩,正常的臀肌擺動應該讓腳跟筆直落地推進。若出現上述問題,可進行縮足訓練,提升腳掌功能,強化與臀部的連結,使走路時臀部獲得更好的運動效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