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新鮮不代表安全,只要是生的就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生肉雖然風味獨特,但要注意其潛在的健康風險。食用生肉可能會攝入大量的細菌、寄生蟲和病原體。雖然多數細菌和寄生蟲能夠被胃酸消滅,但仍有一些耐高溫的種類能夠存活。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建議肉類至少經過簡單加熱,以減少病菌附著的風險。這樣可以降低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確保飲食安全與健康。
生肉中最常見的病菌/寄生蟲種類:
病菌:
● 大腸桿菌
● 沙門氏菌
● 李斯德菌
● 志賀氏菌
● 諾羅病毒
● 霍亂弧菌(甲殼海鮮)
● 創傷副溶血性弧菌(海鮮)
● 貝林桿菌(貝類)
寄生蟲:
● 肝吸蟲
● 線蟲
● 弓形蟲
● 肉囊蟲
● 腸毛蟲
● 阿米巴原蟲
食物中毒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大多數不會致命,但仍能引起一系列不適症狀。然而,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風險則大得多。為了避免細菌感染和寄生蟲問題,在處理、儲存和烹調食物時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適當的食品處理:在處理食物時應保持清潔,防止交叉污染,特別是生肉與其他食材的接觸。
正確的儲存方式:食物應該在適當的溫度下儲存,冷藏或冷凍能有效減少細菌滋生的風險。
徹底烹調:食物應該煮熟至安全的內部溫度,以殺死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和寄生蟲。
千萬不能沒熟的肉類-豬肉
為什麼牛肉可以分熟度,而豬肉則不行?
牛肉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分熟度(如三分熟、五分熟等),但豬肉則必須徹底煮熟,這是因為豬肉中可能存在的旋毛蟲和豬肉絛蟲等寄生蟲無法被胃酸殺死。這些寄生蟲必須在75度以上的高溫下烹調至少30秒才能完全消滅。未完全煮熟的豬肉可能會讓寄生蟲在小腸中生長繁殖,吸取營養,進而產下更多幼蟲。在特殊情況下,絛蟲可能通過循環系統寄生到大腦或眼睛等重要器官,這可能對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感染豬肉絛蟲的人可能會出現面黃肌瘦、渾身無力等症狀。如果寄生蟲侵入大腦,可能會引發癲癇;而侵入眼睛則可能導致失明。因此,食用豬肉時必須確保徹底煮熟,以防止寄生蟲感染和相關的健康風險。
肉品的鮮度與保存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肉類保存大不同!放超過「這個時間」就不應該再吃了
處理生熟食材的菜刀、砧板要分開避免間接感染
在處理食材時,應該分開使用不同的廚具來處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叉感染。這樣不僅可以防止食物串味,更能確保食品安全。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
1. 分開使用菜刀和砧板:確保處理生食和熟食時使用不同的菜刀和砧板。生食材如生肉、海鮮可能帶有病原體,容易污染其他食材。
2. 清潔廚具:使用完廚具後,應立即用熱水和肥皂清潔,以去除殘留的食物和細菌。
3. 消毒廚具:定期使用漂白水或酒精對廚具進行消毒,能有效殺死隱藏的病菌。
4. 乾燥存放:確保清潔後的廚具完全乾燥,再放置於乾燥處,避免黴菌滋生。
小提醒:生熟食材在冰箱中也要分開存放,尤其是帶汁液、水分的食物應盡量放下層,避免外漏而污染了下方的食材。
日本的可生食的雞肉真的安全嗎?
日本以其獨特的生食文化聞名於世,除了常見的生魚片和生牛肉,甚至連雞肉也可以生吃。這種生食雞肉的習慣可以追溯到江戶時期,現今特別流行於九州地區。儘管日本的食材以新鮮著稱,但食用生雞肉仍存在一定風險。
生雞肉可能攜帶沙門氏菌和曲狀桿菌等病原體,這些病菌即使在新鮮食材中也可能存在。據統計,每年因生食雞肉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人數約有2000人。因此,當地政府強烈建議民眾將雞肉煮熟再食用,尤其是幼童、孕婦和老人等免疫系統較弱的群體應避免生食雞肉。
然而,儘管有這些風險,許多老饕仍鐘愛生食雞肉的獨特風味。因此,若您希望嘗試生食雞肉,務必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並了解其中的風險。最後,請記住,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關於德國的生食級豬肉
德國的生食級豬肉確實存在,這種豬肉在當地歷史悠久且廣受歡迎。從養殖、宰殺到加工和運輸的每個環節,德國都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衛生標準和溫度控制,以確保寄生蟲孳生率降到最低。這些措施確保了豬肉的極高新鮮度和安全性,使得生食級豬肉能夠達到生食的標準。
生食級豬肉通常在當天現宰後立即加工,因此極為新鮮。許多品嘗過的人都對其讚不絕口,稱其「幾乎沒有腥味」和「生豬肉的口感與脂肪混合得恰到好處」。這種豬肉在口感和風味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但對於未曾嘗試過的人來說,生吃豬肉確實需要一定的心理準備。
雖然生食級豬肉在德國非常受歡迎,但還是要提醒消費者注意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和產品,並了解潛在的風險。安全享用美食,才能真正體驗到其獨特的美味。
醃漬用的調味料無法殺死寄生蟲
生醃料理是一種將生的海鮮浸泡在大蒜、辣椒、蔥等各式辛香料和醬油中的烹調方式。許多人誤以為這些調味料能有效去除病菌和寄生蟲,然而,衛生中心強調,這些調味料僅能調味,並無殺菌效果(白酒、芥末也無法殺菌)。只要食材中的水分沒有完全去除,細菌和寄生蟲仍可能存留。為了保留食材的鮮嫩口感,生醃料理通常僅會川燙1至2秒,這完全不足以殺死食源性病原體。
因此,當您想嘗試生醃料理時,務必選擇有專門處所所頒發的牌照或許可證的餐廳,以確保食物的安全和品質。這樣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障自身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