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人嚇人嚇死人,每嚇到一次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過「驚嚇過後心臟狂跳甚至感到疼痛」的經驗。當人類面臨生命危急時,本能會激發出戰鬥或逃跑反應,此時身體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輸出率變大,讓器官在短時間內產生足夠的能量以應對當前狀況。這種反應被稱為興奮劑效應。然而,腎上腺素引起的劇烈心跳實際上是一種心跳異常,長期下來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以及激素相關疾病。因此,平時應減少參與過於刺激的活動,這對身體更有益。
對於本身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驚嚇可能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從而引發腦中風或血管破裂等高危急症。因此,即使是看恐怖片這類活動,也要謹慎小心,以免驚嚇過度而來不及急救。
小心驚嚇時的併發症
● 心臟不適
● 血壓升高
● 呼吸困難
● 焦慮、緊張情緒
● 睡眠問題
● 心理創傷
受到驚嚇時,多個器官會產生反應,可能對身體留下深刻印象。儘管有時可能產生正面反應,但多數情況下會留下負面影響。這種驚嚇可以對一個人的行為、情緒和心理狀態造成長期影響,特別是對於正在身心發展階段的孩子,這種衝擊在成年後依然可能有重大影響。因此,避免隨意驚嚇小孩尤為重要。
驚嚇的敏感度竟和體質有關?!
如果一個人很容易被嚇到,這可能代表他「心血不足」(即血色不足)。心臟由心血、心氣、心陽、心陰構成,其中心陽與心氣負責血液循環,引導氣循環全身,從而溫暖身體。心血與心陰則負責穩定心律和精神狀態。當心臟亢奮時,心陰的作用是用來穩定和平衡。不過,心臟的異常也會影響肝、腎、脾等器官,因此心臟不好時,也需要同時考慮這些器官的治療。
除了本身體質外,經常食用會使心血管擴張的食物和藥物也容易形成「受驚體質」。例如:菸、酒、辛辣食物等。除了注重平日飲食外,服用藥物時也應詢問醫療人員關於可能的副作用。
如何平復受驚的心理和身體?
● 進行深呼吸和吐氣:幫助穩定身體。
● 觸碰能夠抒發壓力的物品:如衣服、毛巾等。
● 遠離驚嚇源頭:確保自己遠離會引起驚嚇的環境。
● 確保安全環境:讓自己處於一個安全的地方。
● 找人分享:與他人分享經歷,尋求支持。
每個人對驚嚇的反應程度不同,安撫有效的方式也不同,重要的是學會適應驚嚇和情緒調節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症狀演變得無法控制那麼請盡速尋求專業協助。
心血少怎麼補?吃什麼?
中藥為食補中的佼佼者,以下8種補氣中藥食材補血又補氣,還能促進生理機能調節!不論是泡水喝還是入菜吃,平時勞累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1. 枸杞
2. 紅棗
3. 當歸
4. 人參
5. 桂圓
6. 熟地
7. 黃耆
8. 白芍
古人常說「吃腦補腦、吃心補心」,這些說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動物的五臟和人類一樣,都是過濾和快速代謝的器官,當中累積的脂肪和膽固醇較高,建議適量食用即可,用蔬果代替效果同樣不錯。
除了這些中藥材,通過食補也能有效改善易受驚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