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流口水是生病還是自然?6大原因告訴你


流口水

長大了還在流口水?不是收涎沒收好是你的睡覺習慣有問題

在半夢半醒間發現枕頭濕漉漉的,半邊臉頰都是口水,這確實讓人尷尬。雖然成年後流口水屬於正常現象,但許多網友表示與伴侶一起睡覺時流口水,甚至弄濕了對方的衣服,實在讓人不好意思。 成人每日的唾液分泌量為1000至1500毫升,在沒有食物或外力刺激的情況下,每天會分泌約30毫升。專家分析,睡眠時流口水可能是單純的生理現象,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


這幾種原因會影響流口水的頻率

1. 睡姿:習慣趴睡或側睡的人,因為重力關係和唾腺擠壓,會讓唾液累積在口腔內。只要嘴巴沒有閉合,唾液就會溢出。如果習慣用嘴巴呼吸,這種情況會更嚴重。

2. 副交感神經興奮:每天接收大量資訊會使大腦超負荷,處理資訊的過程中,大腦可能異常疲累並發出錯誤的電波信號,這可能導致流口水。

3. 藥物作用:抑制神經系統的藥物(例如:抗憂鬱藥、抗癲癇藥等)最容易有流口水的副作用。此外,酒精會使神經麻痺,因此很多人在喝完酒後也會有流口水的情況。

4.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退化導致年長者呼吸變得更困難,大多數時候需要用嘴巴輔助呼吸,這也會增加流口水的機率。

5. 口腔疾病:口腔發炎會導致唾液分泌量增多,引發疼痛,從而引起流口水。

6. 顏面神經失調:壓力大、過勞或免疫力低時,可能引發病毒性的神經問題,通常是單側發作,造成臉歪嘴斜,晚上嘴唇不易控制而流口水。但這並非中風的徵兆,如果加上頭痛才可能是中風前兆。

衍生閱讀:酸棗仁助睡眠?燒腦過度、輕度失眠可以靠它緩解!/晚上睡不著?失眠怎麼辦?營養師挑選助睡保健品6大要點!/薰衣草!治療失眠的最佳VIP !除臭又驅蚊伴你夏天一夜好眠


嘴巴開開不僅會流口水還會造成長相改變

除了因為生病鼻塞,許多人養成用嘴巴呼吸的習慣。然而,嘴巴本來就不是用來呼吸的器官,這種習慣會引發多種副作用,甚至導致下巴後縮、暴牙、臉型變長,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唇外翻。因此,如果不想讓臉型變形,一定要及時矯正自己的呼吸方式。

鼻子呼吸的好處:

● 降低血壓

● 過濾病菌

● 調節呼吸溫度

● 穩定情緒

嘴巴呼吸的影響:

● 嘴唇乾裂

● 流口水

● 口臭

● 口乾舌燥

● 喉嚨痛

曾經在抖音上流行的「封口膠帶」,就是在睡覺時用膠帶封住嘴巴,以改善用嘴呼吸的問題。然而,許多醫生並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在不確定是否有鼻腔堵塞的情況下,睡覺時封住嘴巴是非常危險的。此外,嘴邊的皮膚較薄,使用黏性強、材質不佳的膠帶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或嘴唇受傷,尤其是呼吸中止症的人更不能使用這種方法,以免呼吸道塌陷更加嚴重。


平時可以這樣做來矯正嘴巴呼吸

即使有意識地控制呼吸,因嘴巴周圍肌肉與骨骼已經定型,嘴巴仍可能不自覺地張開。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有助於矯正嘴巴呼吸,但需持續進行才能見效:

1. 嘴巴含水:嘴裡含著水可以幫助嘴巴自然緊閉,訓練用鼻子呼吸。

2. 膠帶矯正:在「白天」且「清醒」的情況下,使用「透氣」膠帶輕輕貼住嘴巴,每天在家練習半小時。這樣可以幫助身體逐漸習慣用鼻子呼吸。

3. 保持良好睡姿:盡量避免側睡或趴睡,以減少對氣管的壓迫,並減輕對脖子的負擔,這有助於改善呼吸方式。

持續進行這些訓練,可以有效地矯正嘴巴呼吸,改善相關問題。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